一生只有张皇后没有嫔妃,明孝宗朱祐樘,千古以来最为专情的皇帝
明孝宗朱祐樘,性格温顺,是难得的一位好皇帝,在明朝皇帝排行榜中,他的评分比较靠前。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这是万历时期,内阁首辅朱国桢给予朱祐樘的评价,历史上一代贤主。明孝宗朱祐樘和他儿子朱厚照长相都比较清秀,和他的祖宗那种大国字脸、大胡子、黑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朱祐樘的母亲纪大美女是少数民族人,这种跨远距离、跨多民族融合的基因也传到了他儿子朱厚照身上。明朝成化二年(1467年),明朝大军在平叛广西的暴乱中,一名随从的太监发现了一位长相清秀可爱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兵荒马乱中拿着行李,太监没忍心杀害她,于是留了她一条命,并把她带去了皇宫当侍女,得名纪氏。
小女孩并非汉人,是一名瑶族姑娘。入宫后她开始学习认字,由于天资聪颖,精通文字,深得明宪宗朱见深的喜欢。在成化五年的时候,她生下了儿子朱佑樘。提起朱见深的家事,实在是一地鸡毛,令人唏嘘。朱见深有严重的恋母情节的倾向,也算明朝一位奇葩的皇帝。
朱祁镇防止弟弟朱祁钰争夺皇位伤害到太子朱见深,就派了19岁的万贵妃去照顾年仅2岁的朱见深,因此万贵妃也可以被说成万保姆。朱见深从小生活在残酷的宫廷内斗中,导致他的心灵受到了严重打击。所以他生性懦弱、反应迟钝,甚至讲话都打结巴。
当了皇帝后,朱见深特别宠爱万贵妃,还把吴皇后给废了,吴皇后才被册封32天,居然也没什么人反对,这属实少见。万贵妃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别的妃子怀孕生子,所以她不允许任何人在后宫生孩子。朱见深对万贵妃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后宫万千,他却独宠她一人并临幸多次。
终于37岁的万贵妃怀孕了,这个孩子还是朱见深的第一个孩子。好运没多长,这个孩子没能保住,成化二年(1466年),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年就夭折了。可能是受到了丧子之痛带来的打击,万贵妃从此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谁敢生,她就敢弄死。
成化五年(1469年),柏贤妃生了儿子朱祐极。成化七年(1471年),朱祐极被立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被万贵妃毒害,年仅2岁。柏贤妃从此一蹶不振,没能再往上升。万贵妃用她卑劣的手段逼迫所有怀孕的嫔妃堕胎,你能逃得了2个月,但绝不会逃得了5个月,想把孩子生下来就必须过她这关。
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见深已经28岁,封建社会里28岁还没有子嗣是天大的事情,尤其是皇帝,朱见深为此头痛不已。朝廷上下,流言蜚语到处在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见深再没孩子就要变成不孝子孙了。朱见深当了十年的皇帝,居然被说成了不孝,给谁谁都不开心。
不过这时候,有个老太监告知了一件好事情,说:“皇上啊,您其实是有一名龙子的,是广西瑶女纪史官所生,现已经五岁。”纪氏能生下皇子,只能说她运气好。纪氏入宫后,一直在藏书阁做女史。有一次朱见深去藏书馆看书,发现了一旁长相不错的女史纪氏,并与之谈话。纪女史样貌清新可爱,言谈举止中透露着纯真,朱见深十分欣赏她的才华,于是宠幸了她。不曾想春风一度,纪女史便有了身孕。
万贵妃得知藏书馆有女史怀孕,便派宫女去堕胎,要求用钩子把孩子从肚子里勾出来!宫女去后才发现女史真怀孕了,作为女性能感同身受,她下不了这个手。宫女就谎报女史是因为肚子中有疾病,并非怀孕。万贵妃对此仍然不放心,下令将纪氏打入冷宫,要求把她幽禁在安乐堂。
十个月后,纪氏生下了一名儿子。很快,冷宫中生下孩子的这一消息传到了万贵妃耳朵里。万贵妃暴跳如雷,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孩子长大成人,否则她的地位不保。万贵妃让太监张敏把孩子给淹死,怎料张敏回道:“皇上至今没有儿子,怎么能杀害皇子呢?”于是,张敏就把婴儿藏了起来,并用米汤、蜂蜜喂养。
当时被废掉皇后的吴皇后住的地方离安乐堂不远,也经常往来帮助抚养这个婴儿。可能是藏匿得当,可能是所有人都暗中保护的原因,万贵妃多次派人去搜查婴儿,也没能找到。就这样过去了整整六年,婴儿吃着百家饭长大,朱见深完全不知道。谁能料到,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在太监告诉朱见深这个好消息之后,他欣喜若狂,便派人去接皇子。当朱见深第一次见到儿子,发现他胎毛还没剪过。整个人看上去瘦弱不堪、头发拖地、营养不良,一看就是长期幽禁在冷宫的结果。朱见深见不得儿子这么寒酸,身为皇家孩子居然比普通百姓还苦,不禁感叹万千,泪流满面。第二天,朱祐樘的事情被公布,朱见深昭告天下,册封朱祐樘为皇太子。
纪氏也从冷宫移居到了永寿宫,万贵妃心中不悦,整日哀嚎抱怨,纪氏十分担心儿子的安危。这一年六月,纪氏突然因病去世,年仅24岁。纪氏死后,太监张敏怕受到万贵妃的加害,于是吞金而亡。
纪氏死后追加了淑妃的谥号,即便是贵为太子的生母也没能在生前有个名分。明史对这可怜瑶族女人的死也提出了质疑,“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纪妃死了,并不代表万贵妃就安心了,所以太子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朱祐樘的安全长大,周太后让儿子朱见深把孙子交给她抚养,于是朱祐樘便搬到了仁寿宫。有一次,万贵妃召太子去她的宫中用餐,周太后告诉朱祐樘:“你可以去玩,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吃那里的东西。”果然,朱佑樘去了之后,万贵妃赏赐美食佳肴,朱佑樘说:“已经吃饱了。”见这小子不吃东西,万贵妃又叫人送汤羹给朱祐樘喝。谁料朱祐樘反问:“这羹里有毒吗?”万贵妃大怒,对着太监和宫女说道:“小小年纪就这样,日后一定对我不利!”因而气怒攻心,万贵妃逐成疾病。成化二十三年春(1487年),万贵妃病死。
国子监张峦16岁的女儿,被选中成太子妃,朱见深因痛失万贵妃悲伤过度,于同年八月去世。朱祐樘在这一年的九月登基,成为明朝第九位皇帝,第二年改国号为“弘治”。
17岁的皇帝接手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萧条的江山。即便国家千疮百孔,朱祐樘也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为大明王朝力挽狂澜,使国家再次繁荣昌盛。但是,母亲纪氏始终是朱祐樘心中的痛,他很想念自己的母亲,一直让人寻找母亲家人下落。
纪氏从小就被带到了宫里,她只知道自己是广西贺县人,并不知道家族其他人员。且过去了这么多年,朝廷对她的身世调查困难重重。当时有很多假冒的太后族人的人氏,朱祐樘没有把他们抓捕,反而给予他们优待,因为他对母亲的思念太深太浓。好不容易熬到头,却没有享上一天福。
回想瑶族女纪氏的一生,从广西贺州到京师北京,亲人全无,真的不容易。朱祐樘数度寻求母亲族人,都没有下落。最后无奈,只好给了他外公外婆谥号,立庙于广西桂林府,有司岁时祀祭。纪太后也成了中国史上唯一瑶族皇太后。
作为皇帝,朱祐樘为人宽厚,躬行节俭,以身作则,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朱祐樘所在的明朝中叶,创造了著名的“弘治中兴”。这样一位好评重重的皇帝也没逃得过短命的命运,从他生病到死亡仅仅八天。
弘治十八年(1505年)四月底,朱祐樘染上了风寒,没有上朝。第二天朱祐樘依然没有上朝,但给了大臣们答复:“览奏已悉诚意,朕体调理渐愈可,卿等宜各安心办事。”第三天,朱祐樘还是没上朝,甚至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宴席都没有参加。五月初七,宫中传出了朱祐樘病危的消息,并且召集了内阁大臣和皇子商量后事。当天中午时候,朱祐樘驾崩,年仅35岁。
关于朱祐樘的死因,朝野持怀疑态度。后来朱厚照专门调查了所用药物,发现药物有问题。在朱祐樘用药中,太医并没有进行诊断,而是根据太监张瑜的口头描述病情开的药。所以药不对症,害死朱祐樘的可能性极其存在。太监张瑜、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等人在朱祐樘去世后被抓进监狱。随着调查的深入,又曝出了张瑜、刘文泰、高廷和等人购买假药,侵吞公款的事情,最后三人都被发配边疆。
其实朱见深、朱祐樘父子二人的去世都与太医用药有关,他们的真实死因,大家应该都能清楚了,死于非命。当然,明孝帝朱祐樘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他对感情的态度。他一生只有一老婆张皇后 ,没有其他嫔妃,可以说是千古以来最为专情的皇帝,没有之一。
在历史上钟情的皇帝也有,比如:汉朝的刘病已和许平君;北魏的拓跋宏与冯润;隋朝的杨坚与独孤伽罗;唐朝的李隆基和杨玉环……虽然他们同样很专情,但或多或少还有其他嫔妃,而朱祐樘一生只娶一张皇后,每天与张皇后同起同居。明孝宗的泰陵,与其他帝陵相比也显得过分的质朴,可见他就是一个不愿铺张浪费、不愿张扬显摆的人。泰陵既没有嫔妃墓,也没有陪葬墓,只有一对恩爱夫妻长眠地下。一人一世一双人,这也许才是世间爱情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