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工作制,包含午休吗?笔者:名存实亡
失业人口剧增,996、007逐渐盛行,打工人被迫接受被宰的命运,
八小时,包含休息时间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上面的法条没有明确规定八小时是否包括休息时间。
那么,八小时究竟是指哪八个小时?
♦历史进程
对于工作时长的反思的第一人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年5月14日 -1858年11月17日 )。
他也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
欧文虽然出身贫寒,但是爱好广泛,广交好友,酷爱读书,七岁就已经参加工作,工人的辛苦他感同身受。
1800年,欧文与苏格兰一个工厂主的女儿结婚,被任命为这个厂的经理,管理着2500多个工人。
他把这个工厂当成试验田,命名“新和谐”公社,一步步落实自己的理想。
通过实验,他发现,过长时间的劳作反而使工厂盈利下滑。
经过严谨的分析,他把工人长达13——14小时的工作缩短到10.5小时,工厂盈利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工人阶级与资产积极的持续斗争,1866年9月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在日内瓦召开,首先提出“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1月11日颁布了《关于8小时工作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八小时工作制。
♦我国现状
我国引入了苏联的这一规定,取意“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休息”。
#我在头条创作第二期# 在实践中,常见以下两种模式:
一是 上午 9:00——12:00
下午 14:00——18:00
二是 上午 8:00——12:00
下午 14:00——18:00
就是说一种把午饭一小时包含在工作时间内的,另一种不包括。
在小城市,两个小时的中间空闲,足够员工回家吃饭休息再回到单位,而大城市,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休息”的口号,针对不同地方,貌似应该做不同理解。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这些以国家为后盾的用人单位,落实的八小时工作制相当到位。
其他用人单位,尤其是私企
现实是工人每天到达单位到下班离开,很少有少于九个小时的,再加上上下班时间,十二三个小时也不在少数。
这显然和口号: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休息相违背。
♦八小时工作制名存实亡!
不仅如此,当今网络发达,下班时间接收工作指令,办理工作任务已经成为常态,被广泛接受,所以,八小时工作制形同虚设。
到此,亲爱的读者,咱们就不要奢望把午休时间算入工作时间了,只要用人单位能做到实打实八小时工作时间外不干预,杂家就已经心满意足。
亲爱的劳动监管部门,您看得到这份解读吗,请一定要尽忠职守,严查严防,保护劳动者权利,监督用人单位。
欧文说:世界充满财富,但到处笼罩着贫困。
我说,时间一元,无限长,可是每个人都寿命短暂,不过百年。
如果老百姓力量和能力有限,无法致富,那么,请每天给他们八小时,让他们和自己和解,接受这份无力。
#相会济南##从什么时候你才感觉自己很孤独##济南头条##这个社会八小时的工作真的很难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