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战败退兵

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战败退兵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于北伐中进攻魏军据点失败,被迫退军至钟题(今甘肃临洮南)。

北伐其实是诸葛亮的既定战略。

234年,诸葛亮死于最后一次北伐中。

诸葛亮死后,刘禅加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平襄侯,负责指挥蜀汉的兵马。

随后的姜维更是位高权重,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

直到蜀汉灭亡时,姜维还在剑阁防御,手下有四五万大军,掌握着国家主要的军事力量。

作为诸葛亮的继任者,姜维前后进行了11次北伐,甚至超过了前任。

诸葛亮的北伐是有一定意义的,这是一种攻势防御战略。

蜀汉的实力衰弱,人口仅有90万。而曹魏保守估计,人口也有400万以上,双方兵力有4倍的差距。如果单纯的防御,蜀汉并不容易挡住曹魏的攻势。

曹魏必然会从关中地区沿着数条山道南下,首先攻打蜀汉控制的汉中。

汉中的地区比较狭小,难有回旋的余地,并不容易长期防御。

一旦汉中被曹魏占领,蜀汉大本营成都平原,就直接暴露在敌军威胁下。虽然曹魏想要通过山地攻打成都并不容易,但让蜀汉处于非常不利的战略地位,时刻有亡国的危险,等于大刀架在脖子上。诸葛亮进行不断的北伐进攻,让曹魏疲于招架,想要主动进攻也就没有可能了。

只要北伐在继续,蜀汉就是安全的,战火远离成都平原,在敌人国境内交火。

相比起来,哪怕压榨本国老百姓提供军费和民夫,也总比在国境内开战要好。

诸葛亮死后,姜维想立即进行北伐。然而先是蒋琬后是费祎掌握朝政,他们都阻止北伐。

原因很简单,蜀汉没有持续北伐的实力。蜀汉人口仅有90万,最多可以拿出8万兵力长期作战。

在古代平原地区,维持8万军队作战至少要5万民夫。在蜀汉这种山区,道路艰难,维持8万人恐怕需要8万民夫,甚至更多。

蜀汉的90万人口,青壮年男性最多十几二十万人。这点男人有8万去打仗,8万做民夫,剩下可以种地的男人已经很少了。无奈之下,蜀汉只能让妇女顶上。然而古代农业技术落后,牲畜数量不足,种地可是重体力活,妇女是难以胜任的。这如同让小马拉大车,根本不堪重负的,更别说妇女还要做家务,带孩子。

诸葛亮北伐期间,蜀汉国内算是民不聊生,人民几乎活不下去。

那么,姜维什么会北伐失败?

我们分析一下姜维在248年第3次北伐,就可以知道他为什么会失败。

本来蒋琬和费祎不允许姜维北伐,姜维只在240年有过第一次北伐。当时是陇西的羌人起兵反叛曹魏,姜维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这才被允许出兵。

为什么等到这种时候才出兵?除非上面有人阻拦以外,还是姜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诸葛亮在陇右地区和关中地区北伐那么多次,都失败了。姜维认为不可能超过诸葛亮,选择陇右地区以及更西面的羌中地区作为突破口。

羌中就是洮水以西的“西羌”地区,这里的优势是盘踞着大量羌人部落,时不时造反。

羌人虽然是一盘散沙,部落本身战斗力挺强,是可以争取的军事力量。

曹魏大将,雍州刺史郭淮反应很快,迅速出兵拦截。见到曹魏大军杀到,乌合之众的羌人迅速投降或者逃散。失去羌人支持的姜维,因为孤军突出,军粮不济,只能草草撤退。事后,郭淮将叛乱的羌族部落搬迁到关中平原,以便于监视。

此次失败以后,费祎等人更是阻止姜维去北伐。

在244年曹魏却突然大举进攻,曹爽率领10多万主力攻打汉中,蜀汉顿时极为危急!

好在关键时候,老将王平沉着稳定,率领区区2万多官兵死守汉中几城,并不随便出击或者撤退,这也是沿用当时魏延的防御政策。

双方鏖战数月,王平驻守的城市艰险万分,却并没有被攻陷。费祎则破釜沉舟,率领数万大军从成都赶来增援。

此时曹魏大军久攻不克,士气低落。曹魏从关中平原运输军粮到汉中平原,需要通过几条艰险的山路,运输量很少。因此,10万曹魏大军出现了严重的粮荒。

此时,曹爽还算聪明,没有冒险同增援的费祎决战,而是迅速放弃攻势,全军撤退回关中平原。

此战蜀汉获胜,但非常危险。如果王平守不住汉中,蜀汉大本营成都平原都要完蛋。

此战后,费祎逐步改变了拒绝姜维北伐的主张。虽然费祎同意姜维北伐,但要求他的兵力不能超过1万,唯恐拖垮蜀汉经济。

而曹魏仅仅在陕西、河南一带,就有差不多10万大军。姜维依靠区区1万人,想要北伐成功几乎没有可能。当年诸葛亮使用8万大军尚且不能成功,更别说姜维这点兵力。

公元247年,姜维第二次北伐,也完全是因为雍州、凉州的羌、胡族人背叛魏国投降蜀汉。姜维出兵去接应,试图得到意外的收获。

这次叛乱规模很大,包括了陇西、南安、金城、西平四个郡,羌人首领分别为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但是,曹魏大将郭淮和夏侯霸同羌人打了多年的交道,对付他们很有一套。他们及时派兵拦截蜀汉军队,同时迅速击溃羌胡领袖饿何、烧戈,羌胡迅速溃散。姜维兵力不多,无法留下作战,只能迅速撤退。

不过,羌胡并没有彻底屈服,在248年再次反叛。

此次姜维判断局势,认为羌人遭受毁灭性打击,实力所剩无几。如果此次蜀汉再不给与强力支持,可能未来很多年内,羌人不敢再和曹魏为敌。

于是,248年姜维第三次北伐,这次就用了很多的心思。姜维出兵以后,一反常态,不再打了就走。他自己向西出兵,试图和凉州的羌胡部落合兵一处,随后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筑城(白龙江河谷),招降被魏军击败溃散的羌人。也就是说,成重山是姜维前进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

廖化作战多年,经验非常丰富。他认为成重山的蜀汉军队兵力很少,面对曹魏大军很难坚守。一旦成重山被攻陷,姜维的部队就非常危险,陷入进退维谷中。

姜维知道这个基本军事常识,却苦于兵力稀少,无法解决,只能让附近羌人部落支援廖化。

而雍州刺史郭淮非常老辣,一眼就看出了姜维军事部署上的缺陷。他认为成重山非常重要,如果失守就会让姜维全线崩溃。

所以,郭淮派出部下大将陈泰派重兵攻打成重山,同时让夏侯霸率领大军去拦截姜维。

廖化知道情况危急,一面向姜维请求支援,一面用各种计谋引诱陈泰决战,试图让其全面攻城以消耗实力。

陈泰并不上当,只是围而不攻,切断了这里的粮食补给。此时羌人部落见曹魏兵力众多,早就逃得不知踪影。

而郭淮则派遣主力部署在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赶来救援的姜维大军。

姜维也不呆,迅速同羌胡头领治无戴和白文虎会合,带着他们部落准备南下返回。

此举让蜀汉增加了不少人口,但雍凉羌乱由此被曹魏平定,随后几十年也没有大规模叛乱。

从这个角度来说,郭淮和夏侯霸都是很成功的。

姜维并没有出动主力救援成重山,而是派遣侦察部队查看情况。侦察部队发现沿途有曹魏大军伏击,立即上报给姜维。

无奈之下,姜维一面自行绕路撤军,一面派尖兵入城嘱咐廖化自行突围。

廖化作战经验丰富,找准一个几乎突然出击,顺利突围逃走。不过,廖化的部队只有部分突围成功,还有不少人被困在包围圈内,只能投降。

这边郭淮急忙派主力去截击姜维,但他已经抢先一步撤走。

此战姜维没有任何战果,还损兵折将,羌胡也从此垮台。

即便费祎在253年遇刺而死,没有人公开阻止姜维,北伐大体也是如此,局势无法扭转。

说来说去,姜维的实力太弱,对曹魏难以构成威胁,除非后者出现重大的军事失误。

即便第8次北伐,姜维出奇兵,在洮西大破曹魏将领王经,造成对方数万人伤亡,也无关大局。曹魏兵力雄厚,很快让姜维陷入持久战,最终军粮耗尽退兵。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关推荐

​数说高校系列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数说高校系列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142

数说高校系列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数说高校系列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助力江苏考生 选择理想院校 系列简介: 为了帮助江苏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更好地选择本省...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的传奇故事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的传奇故事

125

清朝最后一位大内高手宫宝田的传奇故事 大家想必在电影电视剧中都曾见过那些被誉为“大内高手”的绝世强者,他们不仅武艺精湛身手矫健,有的甚至能够在20米内闪避子弹。 所以许...

​香山最全攻略

​香山最全攻略

145

香山最全攻略 香山,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香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本文将详细介...

​你那里下雪了吗?盘点江西近10年来的第一场雪

​你那里下雪了吗?盘点江西近10年来的第一场雪

150

你那里下雪了吗?盘点江西近10年来的第一场雪 1月4日18时30分,江西的庐山风景区终于迎来了2018年的首场降雪,当晚7时30分许,整个江西最冷的地方——九江出现了雨夹雪,大家翘首以...

​那些被明星「青睐」的中国新锐服装设计师

​那些被明星「青睐」的中国新锐服装设计师

51

那些被明星「青睐」的中国新锐服装设计师 中国那些新锐服装设计师 近年来快时尚品牌的日渐衰弱,设计师品牌的暗自崛起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全新的审美时代来袭了。 拒绝...

​盗墓笔记解析完整

​盗墓笔记解析完整

157

盗墓笔记解析完整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编辑 七星鲁王宫 50年前由长沙土夫子(盗墓贼)出土的战国帛书,记载了一个奇特战国古墓的位置,50年后,其中一个土夫 七星鲁王宫子的孙子在...

​案例|好利来:一块蛋糕年销20亿的秘诀

195

案例|好利来:一块蛋糕年销20亿的秘诀 在国内烘焙连锁行业,好利来无疑创造了一个奇迹。仅食品行业内单一的蛋糕分支,好利来年销售额逾20亿元,在全国70多个大中型城市开设近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