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山的女儿》,解读山一样的胸怀
山路上大雨倾盆,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山石滚落的声音,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黄文秀安排好了明天的工作,猛然间水已经漫过了汽车……村委办公室里:支书,杨业博,罗姐、老李、眼含热泪焦急地喊:不要回来啊,掉头……手机那边一片沉寂,大家悲痛地垂下头,在电视机前的我已经泪流满面……这是《大山的女儿》里面的一个镜头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很少追剧的,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有时候好几个月都不会打开电视机。在办公室里,他们讲《甄嬛传》中谁有心机,谁够狠?谁八面玲珑?我一概不知,一脸懵圈……
七月中旬的一天,无意中,我打开了电视机,中央一套节目正在播放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泪眼婆娑中,我把《大山的女儿》全部看完了。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以北京法学院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奋战脱贫攻坚一线,最后牺牲在自己战斗过的地方的事迹为原型。牺牲时年仅30岁。
我一集不落地看完了电视剧,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黄文秀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是亿万人民学习的榜样,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是当之无愧的。
她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勇挑重担的人。
认识黄文秀的人都说,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的父母亲身体不太好,家境贫寒,特别是她的父亲,查出患癌症以后,更是加重了家庭负担。因她工作忙,很少回家,她每次回家的时候都给家人买很多的礼物。借小侄子的生日,她回家给嫂子、侄子都买了礼物,还给妈妈买了手镯,给父亲买了很多的营养品,当得知父亲患癌,她趴在父亲身上大哭。她把对亲人的爱,对父母的爱投入到她担任第一书记的村民身上,她的心里始终装着村里的贫困群众。为了群众,她常常顾不上亲情。当砂糖桔喜获丰收,庆功宴上喝醉了的黄文秀趴在支部成员罗姐腿上泪流不止的时候,我读懂了黄文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内心是多么的无奈和纠结:一边是患癌症需要照顾的的父亲,一边是需要脱贫的百坭村村民。她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情怀。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黄文秀孝顺父母的同时,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在百坭村任第一书记期间,给孤寡失明的老人——韦奶奶洗脚,梳头,打扫卫生,聊天,做饭……那段时间是韦奶奶幸福的时刻。支书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可是他们没有做到。根深蒂固是脑子中的一个“懒”字,束缚了脱贫的步伐,也阻挡了通往文明的道路。
黄文秀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黄文秀上学期间特别喜欢穿裙子,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期间,黄文秀居住在村委办公室一边的不足十平方的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她把小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在工作的空隙,坚持练毛笔字,黄文秀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每天坚持读书、做笔记,她的很多的脱贫致富的方法,都是从书中学到,再加上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她养花,每天坚持练瑜伽,让自己更加健康,特别是那满脸灿烂的笑容,一看到她,让人心里总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就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她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洋溢的感染力。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干部,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领导人们脱贫,改变原有的认知,那是多大的号召力啊?黄文秀做到了!
她那种一脸的灿烂源于内心的善良与肩负的职责。
我们看看黄文秀担任第一书记期间百坭村所发生的改变吧。
百坭村群众472户,有195户贫困户,每一户她都走访过了,有的家庭她甚至去过十几趟。
2018年,百坭村88户脱贫由原来的22.8%下降到2.71%。
帮村民们蒙昌盛家建起了养猪场,办起了养猪合作社。
帮村民工福祥加入了烟草合作社,成功脱贫。
帮村民班元华建立了沙糖桔合作社。帮村民致富。
帮村民拓宽了道路,
前村的沙糖桔有1000余亩,发展到2000余亩。
八角树,从600余亩拓展到1800余亩……
帮村民残疾人,美莎夫妇解决了户口问题,懒汉黄元军成功脱贫……
用百坭村村民的话说:黄书记在他们村做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百坭村村民脱贫,不仅是生活上的贫困,还脱掉了思想上的贫困。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永远地载入了百坭村的史册。
黄文秀一天中,除了不得已休息的那几个小时不工作,只要睁开眼睛,满眼都是工作。她不停地奔波于乡村公路上,一年的时间行程25000公里,这也是黄文秀内心的长征。乡村脱贫的长征,乡村振兴的长征。
黄文秀在入党誓词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的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她是这样说的,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她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楷模!
如果每一位共产党人都能够拥有黄文秀那样山一样的胸怀,中华民族国富民强,立足世界榜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