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二郎:“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军第二师团长
提起九十年前的“九.一八事变”,许多人都对这一段历史比较熟悉,对策划并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始作俑者,诸如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建川美次、花谷正等人也都略知一二,但对在此期间担任日军第二师团长的多门二郎中将却都比较陌生,而导致整个东北彻底沦陷者,最大的祸首当属多门二郎,正是由于多门二郎率领日军第二师团在东北大地上攻城掠地,才使得东北三省被日本人占领了14年之久,多门二郎可谓是东北沦陷最大的元凶之一。

多门二郎
多门二郎(1878—1934)是日本静冈县人,1878年9月10日出生于医生之家,曾就读于仙台陆军幼年学校,1899年11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1期步兵科,被分配至第二师团第3旅团步兵第4联队服役,曾以少尉军衔参加了日俄战争,转战于辽东半岛的九连城、辽阳、沙河和奉天等地,日俄战争结束后曾任步兵第4联队和步兵第3旅团副官等。
1906年11月22日,多门二郎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1期,与寺内寿一、植田谦吉、中村孝太郎、古庄干郎、香椎浩平、建川美次等人同学,并于1909年12月3日毕业,这一期共有55名毕业生,古庄干郎获得首席,而多门二郎则无缘该期“军刀组”。
多门二郎从陆军大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陆军士官学校担任军事教官,其后又在日军第六师团司令部任参谋,第十六师团步兵第62联队任大队长,在陆军大学校任军事教官期间,曾被派往欧洲考察,回国后出任第七师团步兵第27联队附。
1920年2月,多门二郎以大佐军衔统帅尼古拉耶夫斯克(即庙街)派遣队,因当时处于结冰期等原因,被滞留在北海道待命,当年5月27日俄日发生武装冲突,俄国人放火烧毁了庙街城,造成日方384人丧生,多门二郎随即率领“多门支队”进驻庙街守备,此后不久,多门二郎又转任滨海州派遣军参谋,直至1922年9月,日军才撤出滨海州和库页岛对岸全部地区,结束了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武装干涉。

日本关东军
从苏联远东地区回国之后,多门二郎出任第十四师团步兵第2联队长,而该师团就是进入西伯利亚地区武装干涉俄国的十月革命的主力部队,不久多门二郎又调任第四师团参谋长,辅佐师团长村冈长太郎中将,此人曾在1927年至1929年担任日本关东军司令官,而“皇姑屯事件”就发生在他的任期内。
1924年2月,多门二郎晋升陆军少将,并出任第九师团步兵第6旅团长,其后又担任陆军大学校附、参谋本部第四部部长等职,1929年8月1日晋升陆军中将,接替荒木贞夫出任陆军大学校校长,为日本军国主义培养军事人才。
1930年12月22日,多门二郎出任第二师团长,1931年4月第二师团从北海道调到中国东北驻屯,并列入关东军作战序列,其师团司令部设在辽宁辽阳,而多门二郎当年就是从第二师团开启其军旅生涯的,在日俄战争期间就曾在辽阳打过仗,可谓是旧地重游,因为第二师团人员构成来自仙台、宫城、福岛和新泻等地,又被称为“仙台师团”,这是一支特耐严寒的作战部队。

多门二郎
日军第二师团初到辽阳时的编制如下:下辖步兵第3旅团和步兵第15旅团,又分别辖步兵第4联队、步兵第29联队和步兵第16联队、步兵第30联队,师团司令部直属骑兵第2联队、野炮兵第2联队、工兵第2联队、辎重兵一个中队及通信队等。
板垣征四郎大佐、石原莞尔中佐等人策划“九.一八事变”时,多门二郎中将并不知道其中内情,甚至连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也不知情,当日军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建川美次少将奉命前往东北进行阻止,但心知肚明的建川美次实际上也是策划者之一,他不但提前透露消息,提醒板垣征四郎等人要提前行动,同时又故意拖延自己赴东北的行程,因此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花谷正等人于9月18日晚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以此造成既定事实。

日军进攻北大营
远在旅顺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也是通过驻沈阳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长岛本正一的电报,才得知日军攻击北大营的消息,未经日军参谋本部授权而向外国开战是死罪,本庄繁为此犹豫不决,最终在狂热参谋们的鼓噪之下,支持攻击沈阳北大营的军事行动,同时命令多门二郎率领第二师团迅速向沈阳方向运动,攻击和围歼驻守在沈阳的东北军。

东北军被炸毁的火炮
多门二郎接到本庄繁的命令后,率领步兵第15旅团连夜奔赴沈阳,早上8时就占领了航空处及兵工厂等重要设施,并在板垣征四郎等人的协助之下,对驻守东大营的东北军实施攻击,并在中午12点半左右占领了东大营,多门二郎还以第二师团长名义张贴布告:“苟有危害日侨生命财产者,不问何人,定以枪决从事,禁止一切示威集会活动,惑图滋扰之行为,违者从重责办。”

日军占领张学良官邸
就在日军第二师团一部侵占沈阳的同时,驻屯在长春的第二师团第3旅团步兵第4联队等日军,也开始对驻守长春的东北军发起突然袭击,尽管长春的东北军奋起反击,最终还是被日军占领,本庄繁又指示多门二郎率领第二师团在长春一带集结。
1931年9月21日凌晨,多门文郎率领第二师团主力从长春乘军用专列向吉林方向试探性挺进,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长春至吉林铁路沿线属于“北满”管辖范畴,而不属于“南满”管辖范畴,由于途中在土门岭遭遇亲日派熙洽派出的特使,在对方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驰向吉林,并且由火车头推着军列前行,如果一旦遭遇中国军队抵抗,可由倒挂的火车头牵引并迅速逃回长春,就这样日军第二师团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吉林。

日军江桥阵地
1931年10月30日,多门二郎又以第二师团一部编成“嫩江支队”,以修桥为名企图夺取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遭到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的顽强抵抗,李幼斌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决战江桥》,就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由于“嫩江支队”遭到马占山所部重创,本庄繁又火速增派第二师团主力和第39混成旅团(隶属于日本驻朝鲜军序列)增援,至11月19日晚占领了齐齐哈尔。

日军占领齐齐哈尔
1932年1月底,多门二郎率领第二师团又占领了双城,并开始兵分两路向哈尔滨发起攻击,最终于2月5日下午4时占领哈尔滨并发布戒严令,扶持汉奸张景惠担任伪哈尔滨特区行政长官兼伪黑龙江省长,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2月24日又诱降马占山出任伪黑龙江省省长,马占山与日本人虚与委蛇,不久又通电反正,并举起了抗日的大旗。

日军占领哈尔滨
由于主政东北的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因此刺激了日本人的野心,将在沈阳爆发的局部战争扩大到占领整个东北,导致东北三省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相继沦陷,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就是导致整个东北沦陷的罪魁祸首,而多门二郎的第二师团就是占领东三省的日军主力部队。

第二师团司令部合影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驻屯在东北的日军,除了守备部队之外,野战部队只有日军第二师团,而整个东北的沦陷,也都是依靠日军第二师团攻城掠地完成的,如果强大的东本军能够奋起抵抗,歼灭日军第二师团根本不是事,而日本守备队之类的二、三流部队更是不堪一击,因此可以说整个东北的沦陷,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必须承担这个历史责任。
1932年12月30日,多门二郎率领第二师团从大连乘船返回日本休整,翌年8月1日由东久迩宫稔彦王继任第二师团长,而多门二郎则被编入了预备役,被彻底退居“二线”了,并于翌年2月15日病亡,其生前曾获得功四级金鵄勋章。

多门二郎
2021年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铭记历史而勿忘国耻,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而罪魁祸首当属日本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犯,这些战犯的战争责任必须被人知晓,而这些人的名字也必须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