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市4区2县1市概况
楔子
鞍山市别称钢都、玉都,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辽东半岛南北与东西交通大通道在此交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66条大中小河流穿境而过属辽河水系,是辽宁省地热资源较多的区域之一,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境内药材蕴藏量较大品种较多,辽五味子和细辛、玉竹、白藓皮、翻白草、赤勺等驰名全国,滑石矿是全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铁矿储量是全国的1/4,是名副其实的“钢都”,煤炭、油气资源较丰富。下辖4个区(铁东区、铁西区、千山区、立山区)2个县(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海城市),总面积9255.4平方公里(全省第十),常住人口330.6万(全省第三),2023年GDP总量2011.9 亿元(全省第三)。与锦州市、沈阳市、辽阳市、丹东市、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交界。
鞍山市
鞍山市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辽中南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带,是沈阳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第一钢铁工业城市,有着“共和国钢都”、“中国钢铁工业摇篮”的美誉。鞍山也是我国远古时代人类发祥地之一,在距今约两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是辽东郡的战略要地,辽金时代属辽阳府进入极盛时期。鞍山盛产岫玉有“中国玉都”之称,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和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同时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一起了解“共和国钢都”鞍山市下面的4区2县1市概况,方便大家更全面的认识这里的风土人情。
铁东区
鞍山市市府驻地,下辖15个街道,总面积7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16万,2022年GDP总量285.9亿元(全市第二)。铁东区位于鞍山市中北部、沈大铁路以东,地势东高西低起伏不平,属千山山脉向西南延伸部分,山门河、龙王河、虫王河穿境而过,辖区铁矿石、滑石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二,菱镁矿储量达到23亿吨占世界四分之一为世界之最。与千山区、铁西区、立山区、辽阳县(辽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哈大高铁、京沈高铁)公路(202国道、101/316省道)
铁东区
铁东区是明清时代的驿站,民国初期属辽阳县第六区管辖,1997年驻地为胜利街道。2002年千山区大孤山镇的营城子村、高官岭村和东鞍山镇的后三家峪村划入铁东区,成立新兴街道;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区区域由千山区划归铁东区。
主要景点:二一九公园、玉佛苑、胜利广场、鞍山站前广场、湖南公园、千山风景名胜区
铁西区
下辖9个街道,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多万,2021年GDP总量87.34亿元。铁西区位于鞍山市西南部、东靠长大铁路、北接鞍钢厂区、西连沈大高铁,系千山低山丘陵区向辽、浑、太平原区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杨柳河冲洪积扇强富水地段。与立山区、铁东区、千山区、海城市、辽阳县(辽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哈大高铁、长大铁路)公路(沈海高速、202国道、101省道)机场(鞍山腾鳌机场4C级)
铁西区
铁西区在清初隶属辽阳府辽阳州,光绪年间为乡会所驻地。1917-1945年沦为日本侵略军的殖民地,1947年设置铁西区,1948年2月获得解放,1955年永乐区并入铁西区。1981年增设八家子、兴盛、大陆街道,1984年增设新陶官街道。
主要景点:鞍山古城、永乐公园、运粮河湿地公园
立山区
下辖9个街道,驻地北胜利路,总面积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42万,2022年GDP总量107.74亿元。千山区位于鞍山市城区北部,地势东高西低属于鞍山中部波状平原区,铁矿、菱镁矿、滑石矿、玉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与铁西区、铁东区、辽阳县(辽阳市)、太子河区(辽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沈大铁路)公路(101/316省道)
立山区
立山区在民国初期属辽阳县,1948年成立立山区,以境内立山而得名。2002年千山区沙河街道划归立山区,2019年立山区滨河街道划入灵山街道、深南街道划入深北街道更名为深沟寺街道、高新区汪峪街道划入千山街道、红岭街道划入齐大山街道。
主要景点:孟泰公园、玉佛寺、千山、仙人台
千山区
下辖2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359.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7万,2022年GDP总量121.8亿元。千山区位于鞍山市区南部、辽河平原的中下游,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表水涵养条件较好,蕴藏十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森林资源丰富林木茂盛植被覆盖率在95%以上。与海城市、铁西区、铁东区、辽阳县(辽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沈大铁路)公路(202国道)
千山区
千山区因境内的千山而得名,民国时期先后属辽阳县、海城县管辖,1937年划入鞍山市。1960年设郊区建制,1983年为市辖区取名旧堡区,1996年改为千山区。2002年宁远镇和大阳气镇并入宁远镇、宋三台子朝鲜族满族镇改为宋三台子镇、千山区的沙河街道划入立山区,2004年宋三台子镇更名为达道湾镇、驻地由宋三村迁移至达道湾,2011年千山镇、大孤山镇、旧堡街道和大孤山街道划归鞍山市铁东区、宁远镇和达道湾镇划入铁西区、千山区汪峪街道划入立山区、齐大山镇划入立山区,2013年汤岗子镇和东鞍山镇改为街道、对桩石街道划入东鞍山街道。
主要景点:北方梅园、百鸟园、英雄山、千山弥勒大佛、千山温泉、千山大佛寺、中会寺、千山龙泉寺、祖越寺、对桩石风景区
特产和民俗:南果梨、香水梨、山楂
海城市
鞍山代管县级市,下辖5个街道、21个镇,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4.86万,2022年GDP总量641.6亿元(全市第一)。海城市位于鞍山市辖区中段、辽河下游左岸、辽东半岛北端,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复杂,西部平原地带为辽河冲积平原地貌,有8条河流穿境而过,菱镁矿、滑石探明储量丰富,分布有地热水热田。属四市交汇地带,与台安县、辽阳县(辽阳市)、铁西区、千山区、岫岩满族自治县、大石桥市(营口市)、站前区(营口市)、大湾区(盘锦市)、盘山县(盘锦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沈大高铁、盘营高铁、海岫铁路)公路(沈海高速、丹锡高速、202国道、101/307/312/322省道)
海城市
海城市因古时为大海,经过地壳运动和辽河冲刷形成的地貌,取名海城。古属海州卫,清初改海州为海城隶属辽阳府管辖,后属奉天府。民国时期为海城县,1947年10月获得解放,划属辽东省管辖。1954年并入辽宁省辽阳专署,1959年改属鞍山市,1965年转属辽南专署,1967-1975年属营口市管辖,1985年成为县级市隶属于鞍山市。
主要景点:海城白云山风景区、海城大悲寺、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特产和民俗:耿庄大蒜、海城高跷、海城苏氏正骨、牛庄馅饼、腾鳌温泉草莓、九龙川香菇、海城喇叭戏、海城皮影戏、小白皮酥
台安县
下辖4个街道、10个镇,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8万,2022年GDP总量144.2亿元。台安县是张学良的出生地,位于鞍山市西北端、辽河三角洲腹地、东北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为冲积平原地貌,辽河、浑河、绕阳河等11条河流穿境而过水源充盈,动植物物种繁多,辖区有上千眼油气井。属五市交汇地带,与海城市、盘山县(盘锦市)、北镇市(锦州市)、黑山县(锦州市)、辽中区(沈阳市)、辽阳县(辽阳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秦沈客运专线、沈金铁路)公路(京哈高速、鞍台高速、102国道、102/211/307省道)
台安县
台安县取驻地八角台的“台”字,安宁的“安”字,合为台安县。有着两千多年的建制史,是西汉时期辽东郡的险渎县,西晋时期隶属于平州,唐朝时期属营州,明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广宁卫,清朝中前期划归锦州府,光绪年间划归辽中县。1913年定名台安县,1948年11月全境获得解放划归辽西省。1955年划归辽阳专属,1959-1965年属沈阳管辖,1965-1968年属铁岭管辖,1968-1976年划入盘锦垦区,1976年划属鞍山市。
主要景点:西平森林公园(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园)、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台安烈士陵园
特产和民俗:台安柳编、桑林子草帽、四道河香瓜
岫岩满族自治县
下辖3个街道、18个镇、3个乡,总面积4502平方公里(全市最大),常住人口49.1万,2022年GDP总量147.6亿元(全市第三)。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因盛产岫玉,有“中国玉都”之称。位于鞍山市东南端、辽东半岛北部,境内多山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也是辽南地区第一高峰,境内沟谷交错河流纵横,有13条支流河穿境而过,为低山丘陵地貌。地下热水资源储量丰富,森林覆盖率71.3%,菱镁石总储量占世界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属五市交汇地带,与海城市、辽阳县(辽阳市)、凤城市(丹东市)、东港市(丹东市)、庄河市(大连市)、盖州市(营口市)、大石桥市(营口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海岫铁路、岫庄铁路)公路(丹锡高速、229国道、203/210/311/312省道)
岫岩满族自治县
岫岩的建制可追朔至辽代,为大宁镇属上京路曷苏馆路建安县,金国时升格为秀岩县,明朝时期改“秀岩”为“岫岩”设岫岩堡,乾隆年间设岫岩厅属奉天府,光绪年间降为岫岩州隶凤凰厅。民国初年改为岫岩县,解放后划入安东(丹东)市,1985年改为岫岩满族自治县,1992年划入鞍山市。1999年龙潭乡、前营子乡、石灰窑乡、汤沟乡改为镇,2002年兴隆镇、雅河乡并入岫岩镇,2011年牧牛乡、韭菜沟乡、大房身乡、朝阳乡改为镇,汤沟镇更名清凉山镇,2012年撤销岫岩镇设立阜昌街道、大宁街道、兴隆街道、雅河街道、仙人咀街道,2019年仙人咀街道并入雅河街道,2020年大宁街道合并入阜昌街道。
主要景点: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岫岩水巷风景区、雨桐玉文化博物馆、仙人谷温泉旅游度假区、龙泉湖旅游度假风景区、龙潭湾旅游渡假区、岫岩陨石坑、沟汤温泉、卧龙山山城遗址、罗圈背水库
特产和民俗:岫岩滑子蘑、岫岩玉雕、岫岩辽五味子、尖把梨、岫岩柞蚕茧、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岫岩东北大鼓、岫岩皮影、岫岩单鼓